11月8日至9日,“2025健康管理、护理与养老智能创新发展国际论坛”在上海建桥学院举办。本次论坛以“智能创新、融合发展”为主题,汇聚了中国、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多国专家学者、政府代表、行业领袖及高校师生,共同探讨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背景下,如何以智能化、数字化推动健康管理、护理与养老服务的升级路径。健康学院副院长刘丹受邀参加本次论坛。
本次论坛聚焦“智慧赋能康养产业”“校企融合育人才”“主动健康与跨界融合”等核心议题,通过主题演讲、圆桌对话与签约合作等形式,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为构建更加人性化、高效化的康养服务体系凝聚智慧。

上海建桥学院朱瑞庭校长致辞
上海建桥学院朱瑞庭校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,老龄化、慢性病高发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,推动健康管理、护理与养老的智能化、人本化发展,是关乎社会和谐与人类福祉的重要使命。他期待通过本次论坛,激发新思路,探索新模式,共同应对行业发展挑战。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,学校于五年前设立健康管理学院,开设护理学、养老服务管理、健康服务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,紧密对接临港、浦东及长三角地区养老护理人才需求。学校创新成立“医工产业学院”,并设立产业公司,直接面向市场承接订单,将真实岗位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,有效弥合人才供需鸿沟,实现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。

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浅田久子教授分享日本经验
论坛议题广泛覆盖了当前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。在“智慧护理系统构建”环节,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浅田久子教授分享了最新实践成果:日本老年护理机构的多专业协作模式,医生、看护人员、护理人员、理学疗法师等角色各自的资质要求与职责分工,提出护理员与护士配置比例一般为7:3,特养机构为9:1,为我国护理人力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可享受上门服务、日间照护、短期入住、住宅改造等七大类服务,助力老人在熟悉环境中安度晚年,为我国构建“医疗、介护、预防、居住、生活支援”五位一体体系提供了范本。

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院长王志雄讲话
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院长王志雄指出,中国从老龄化社会进入高龄社会仅需约22年,远快于欧美国家。他呼吁运用健康“时空观”,从制度上借鉴“日本介护保险制度”,推动政府、社会、家庭、机构四联动,实现从被动养老向主动健康转变,从单一追求寿命延长转向保障有质量、有尊严的长寿。

健康学院副院长刘丹参加论坛
本次论坛为全球健康与养老领域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,是一场智慧交融的思想盛宴。健康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健康管理学科建设,推动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,优化健康服务与管理、护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,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和粤港澳健康人才培养提供珠海科技学院的方案。

